发展至今,机器翻译经历了1954年之前的草创期、1954-1966年的高期望期、1967-1976年的沉寂期、1976-1989年的复苏期、以及1989年之后的发展期等五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1954年美国IBM公司和乔治敦大学合作开发的机器翻译原型系统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现实的机器翻译系统,从而使各国从事机器翻译研究的学者们都大受鼓舞,并且吸引了大量政府机构的资金投入。这一代机译系统都是采用直接法的,主要以词典为驱动,辅以较低层次上的语法分析和语义特征的使用。
1966年的ALPAC报告指出,机器翻译速度慢,准确率低,比人工翻译花费多,且不能马上实用,从此,各类机器翻译项目纷纷下马,机器翻译研究走入低潮。
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基于规则的第二代机器翻译的方法逐渐成熟,机器翻译研究重焕生机,第二代方法的主导思想是面向句法、基于规则的转换策略。
八十年代末开始,在国际交流日益增多的环境下,在计算机、互联网等相关技术日新月异的基础上,机器翻译的技术与应用也取得了蓬勃发展。技术方面,理性主义的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方法仍在不断发展完善,经验主义的基于语料库的机器翻译方法也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应用方面,随着需求分析的不断深入、产品定位的逐渐明确,机器翻译产品也在不断为更多用户所接受,在很多领域真正走向了实用。我国机器翻译研究始于1957年,并于1959年完成俄汉机译实验。以后二十多年时间里,机器翻译研发在我国进展缓慢,直至七十年代末开始复苏并逐渐走向繁荣。我国学者冯志伟于七十年代末完成了汉译多种外语的实验。之后,我国的中科院计算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单位陆续开始了机器翻译的研究,并同样经过了基于规则方法、基于语料库方法以及多种方法相融合的发展历程。
【温馨提示】如您遇到翻译难题或者有翻译需求,可立即拨打全国免长途费咨询热线:400-8808-295 我们为您提供解决方案。
相关推荐:上一篇:2014考研英语翻译两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