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口译员。经常要接触到不同领域的工作。对于陌生的领域。如何快速地做好译前准备呢?今天我们就来看下大牛的分享吧~众所周知。口译员在翻译市场上会接到各种各样的活儿。从金融到建筑、从文化到医学、从环保到统计。所跨领域之广、接触面之宽令人难以想象——可能上午还翻着国际金融危机。下午又要念着“高分子”、“纳米技术”。第二天又要转战“新能源与绿色科技”。 这就需要译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自己变成某领域的“专家”(至少也是半个专家)。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传译的准确与到位。 这就离不开认真的译前准备。有学者做过实验。经过认真译前准备与临时仓促上阵的译员表现差距很大。即使是个久经沙场的老将。在不经任何准备的情况下面对非常专业的内容。产出的语言质量可能还不如没有多少实战经验却经过充分准备的“学生兵”。
译前准备分长期的技巧与背景知识储备积累和短期临时准备两种。今天咱们专门说短期。 以我自己为例。在接到一项口译任务时。一般从以下方面着手准备: 1. 会议主办方提供的资料。 这是最直接、最重要的材料。是上场前必看的东西。试想如果译员连翻什么都不知道就上场。无疑像战士上战场不带枪一样。主办方提供的材料一般包括会议举办的时间与地点、参会人员(单位、头衔)、演讲嘉宾名单(顺序、单位、头衔、演讲题目及内容)、会议日程。运气好时还能要到部分或全部演讲者发言稿件或PPT。 认真准备这些无疑能让会议成功一半。我接到材料后都会仔细阅读。上网寻找所涉及单位和人员的的背景介绍。甚至会将部分成稿提前翻译出来以确保临场的发挥。虽然演讲者脱稿或改动发言的几率很大。但在提前翻译的过程中。我熟悉了相关内容。即使有变动。也不会手足无措。 2. 所涉及领域的背景材料。 假如这个会议是中医方面的。我除了认真准备会议主办方提供的资料。还会自己上网查找会议涉及的中医领域有何最新进展、发明与成就(中英对照查找。一定要找专业权威人士写的文章。否则会被误导)。找出一些高频专业术语的中英对照。做成词汇表;摘录常见、地道、专业的中英语表达方式;阅读专业文献。了解背景知识。 3. 了解演讲人。 会议离不开演讲者。而演讲者(尤其是外国发言人)的专业、背景、语音、语调、语速、口音、说话方式与演讲技巧等都会影响译员的发挥。这时我会到网上搜索相关演讲者的介绍。如果有视频或音频就更好了。可以提前了解他/她的演讲风格与用词。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