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不算成果?
漫画 果园绘
有网友说:“大学本科时写论文。感觉所谓的论文没多少价值。还不如认真翻译一篇文章或搞创作”。
我回答:“你说得很有道理。有了翻译才能做研究。这是外国文学专业的规律。好的翻译比研究论文更重要。”
网友又说:“如今只能把翻译当爱好来做了。文学翻译不仅无法维持生计。而且不算科研成果。现在高校只讲科研。教学质量反居其次。教材无人编。翻译质量都得靠译者个人热情和毅力。不可悲吗?”
引用这几段话。是因这里反映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翻译不受重视。我们当前很缺少翻译人才。
国内翻译界(这里指的是笔译)目前“青黄不接”的状态是公认的。以文学翻译来说。除了翻译英语作品。好的译者往往很难找到。老译者一般都在翻译或重译经典作品;中年译者则忙于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年纪轻的能胜任翻译的人。又有很大的经济压力。很难看得上稿费微薄的翻译工作。而另一方面。中国出版事业很兴旺。很多很好的外国作品买到版权后却找不到合适的译者。
翻译人才稀缺
目前翻译人才缺乏。存在各种因素。有断档的。例如西班牙语翻译者。高校外语院系中。英语、法语、德语等专业的师资力量向来比较雄厚。东北地区的日语和俄语师资力量也很强大。但西班牙语就相对薄弱。除了西班牙语文学的翻译介绍。我们与西班牙语国家的外交、文化交流都需要翻译人才。于是西班牙语文学翻译人才的缺口就更加明显。由于师资、招生等原因。这种人才缺口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
有隐藏的。“隐藏”是指有人才。但不能从事翻译工作。原因有很多。例如翻译稿费很低。无法调动译者积极性;又如大学和科研单位中。要根据科研成果来定级。而翻译不算成果。这就大大挫伤译者的积极性;再如一些出版社见重译名著很来钱。便以相对高的稿费力邀外语人才来做重译。结果。一方面某些名著有了十多个译本。让多家出版社“排排坐吃果果”地瓜分市场利润。而另一方面。亟须翻译的当代重要作品却找不到合适的人来译介。此外。由于国际通行的出版习惯。以及当下越来越短的出版周期。出版社留给笔译者的工作时间往往只有几个月。令一些译者根本不敢接任务。
人才不接。人才不力。造成坊间劣质译文充斥。前几年出现的把Chiang Kai-Shek译为常凯申。而不是蒋介石 。就是典型的例子。有些出版社很少花时间找人才。只是忙着花钱找枪手乱“攒”书。当然。这已经不是翻译界本身的问题了。
如何吸引人才
要解决这些问题。是难。但未达到“难于上青天”的程度。
首先。“翻译不算成果”的评定机制应该改革。学校评职称。首先得看参评者的教学。而不能只看论文。外语院系的教师。能拿出翻译的好作品。也应该算作评定职称的成果——能翻译出好作品的人。还会写不出好文章来吗?相反。只会写八股式论文的人。未必能做翻译。说实话。现行的成果评定机制本身就是需要改善的。比如。现行评定机制要求参评教授或研究员一级者得有专著。试想。全国那么多的教授、研究员。就算一人一本专著。得出版多少著作?真有那么多值得出版的著作吗?说到论文也是一样。要求博士生在一定级别的核心刊物上发文章——全国那么多博士。如果学习期间一人发一篇的话。所需要的篇幅是目前所有核心期刊总量的好几倍。于是。出现了版面费、多人合作(署名)等怪现象。如果其中的一部分论文和专著。变成可算做研究成果的翻译成果(当然。对这些翻译作品也需要评定委员会来做评定)。那么。当前的青黄之间说不定可以接上了。
其次。现在的翻译稿费实在偏低。以至于全中国几乎没有以作品翻译为生的职业翻译家。翻译只能是“业余”工作。举例来说。一个业余翻译家辛苦一年。译出一部30万字的作品。稿费只有约两万元。由于是一次性收入。还要扣除好几千元所得税。即便有职业翻译家。一年能译100万字的作品。收入也只有6万元(税前)。如果出版社让出一部分利润给译者。可望刺激一些现在不愿做作品翻译的人来从事笔译。我认识的一位教授就公开宣称。除非出版社把稿费提高两倍。否则就不接翻译任务。
目前国内已有翻译学等专业。但还太少。外语院系都有笔译课程。但分量不大。除了现有的专业和课程。似乎可以考虑让一些优秀的翻译家开办讲习班。传授翻译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中国走向强盛的过程。少不了翻译。优秀作品的翻译。构成了精神文明建设万里长城的一块砖。缺了砖。就得补;让那些能做“长城砖”却在做“琉璃瓦”的人。回来做长城砖。这是文明交流和传承的需要。
上一篇:德语合同翻译价格及收费标准
下一篇:越南语翻译哪家翻译公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