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名为《翻译界的重大突破!作为一个翻译。此刻我理解18世纪纺织工人看到蒸汽机时的忧虑和恐惧!》传遍媒体平台。不少译员和外语系学生表现出了对于翻译行业前景的担忧。大有机器翻译取代人工翻译的意思。
当前笔译市场鱼龙混杂。不少人觉得拿个证书就可以做翻译。甚至报价五六十每千字都愿意做。已经严重扰乱了翻译市场秩序。个人觉得CATTI二级作为敲门砖还是能起到筛选作用的。毕竟15%左右的通过率摆在那里。机器翻译的发展对于淘汰低端译员可以起到积极作用。而机器翻译完全取代 人工翻译 的说法实在有夸大之嫌。
在实际翻译操作层面。会遇到很多“不对等”甚至“不可译”的情况。至于“文化负载词”(Culturally-loaded Words)的翻译。例如“江南”带有特定的文化含义。用中文都很难解释。在英文中更是找不到对等词。英文读者不能直接体会到其中缺省的诸如“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的美好意象。往往采用音译加注释的方法译出。而音译其实就是“不译”。而另一个很常见的例子。奈达(Eugene Nida)翻译《圣经》的目的在于传教。他曾经指出。如果将《圣经》中的“Lamb of God”(上帝的羔羊)译成爱斯基摩语,应当译作“Seal of God”(上帝的海豹)。因为他们一辈子都没见过羔羊。这样才能达到与英文一样的效果。因而翻译有时候需要考虑文化背景做适当的调整。这一点绝不是固定对应所能胜任的。而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翻译研究的一些新视角已经远远超出了机器翻译的能力范围。比如。根据解构主义理论。翻译不能完全复制原文的意义。优秀的译作能够使得业已死亡的原作具有“来世生命”(afterlife)。通过撒播(dissemination)、印迹(traces))、错位(dislocating)、偏离(deviations)使得原作不断获得生机。至于张扬女性主体意识的女性主义理论。借助补充(supplementing)、前言与加注(prefacing and footnoting)、劫持(highjacking)等策略。例如将原来非阴性词故意改为阴性。从而赋予译本女性主义意识。此外。后殖民翻译理论则从政治、权力等角度。将翻译视为摆脱殖民话语。重塑民族历史的工具。此外。还涉及到翻译伦理的问题。例如机器翻译的使用者是否拥有译者署名权和版权?如果机器翻译能够完全取代人工翻译的话。甚至连文盲也可以通过轻点鼠标操作翻译软件而成为译者。从英汉对比研究的层面。汉语是意合语言(parataxis)。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表达。4而即使目前谷歌翻译能够以句子为单位进行翻译。也是无法判断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因而在将原文译为形合语言(hypotaxis)英语时。不可能自动加上必要的关联词。
总而言之。机器翻译的发展必定会淘汰低端译员。但是完全取代人工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人类可以完全破解大脑的奥秘吧。译员和外语系学生完全没有必要过分担心。而真正需要做的是主动学习新技术、赶上新趋势。努力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下一篇:关注译雅馨微博,即可获得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