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口译本身具有即时性。这就要求口译译员必须短时间内完成翻译工作。北京翻译公司结合多年口译翻译经验总结出译员在翻译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一些问题。下面为大家详细解读。
口译相对于笔译来说。对译员的要求是很严格的。为了做到这一占译员不仅应该具备很强的理解能力、外语思维能力、母语表达能力、广阔的知识面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要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
在口译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也是属于正常现象。这时候就要看译员的应变能力了。所以在口译过程中掌握一定的应变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
下面就针对在口译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给予相应的解答:
1、 在口译过程中遇到文化冲突
口译过程中。文化冲突这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如果译员对中西文化知识掌握的很好的话。这也不是一个大的问题。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采用“洋为中用”或者是“中为洋用”。用现有的、受众们都能够接受的方式来表达出信息内容。这就要求译员在用词方面多多斟酌了。
例:这次大选。你是赞成布什总统。还是赞成克林顿?
口译:From the current general election , who do yo think will win. George Bush or Clinton? 翻译作常巧妙地把问题变能表达成:"你看布什会当选。还是克林顿会胜出?"妙在哪里?在英美文化中。人们交谈时很忌讳谈论个人的党派立场和观点。认为这是个人私事。问这种问题不大得体。而且还有一层顾虑。如果自己的党派和观点同提问人相左。大家都有可能尴尬。最后话不投机半句多。即使自己主动坦露个人党派立场。对方也可能嘻嘻哈哈地应付几句。
2、在口译过程中遇到不了解的概念性问题
这也是口译过程会遇到的事情。虽然不是很频繁。但是当真的遇到这种事情时。多数都是比较难搞的。以“图”代“言”是最直截了当的方式。从视觉认知度这一方面来讲。人类对图形的认知度要比对文字的认知度要高很多。
在口译活动中使用符号、方程式、图表、图纸、视听手段或PowerPoint 等工具来加深受众印象,或将难以用言语表达清楚的概念或程序表示清楚的一种应变策略。
这一应变策略尤其适用于科技口译。科技英语语言本身的难度并不大,难就难在概念的解释和专业术语的运用。译者为了能够驾轻就熟地处理好科技口译,不仅要注意积累有关术语和新词汇,而且要懂得利用辅助手段,提高口译质量。
一幅图表、一个公式有时可能比千言万语、反复讲解更为直观,更具说服力。在交际过程中,形象思维的作用往往要大于抽象思维,往往更有助于理解错综复杂的概念。而今科技已相当发达,很多会场都设在多媒体会议室,译者完全可以利用它,将说话者提及的难点、重点用图表或公式直观地表示出来。即使不具备这些设施的地方,译者也可在必要时要求说话者将费解的话用简约的公式表示。